92年訂定『永續發展暨環境教育』實施計劃,成立推動工作小組(小組成員 會議照片),明定發展內容及實施方式,每年定期進行自我評鑑。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自評表 94年版 95年版
SWOT分析,做為學校永續發展的策略依據。
92年參與台灣綠色學校網路夥伴,目前已有三座樹屋、一棵樹、30片深綠葉、47片淺綠葉、文章32篇 (陸續新增中)。 參考: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最新 (另存頁較快 2007.5.24)
93年度獲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獎勵補助180萬元,並通過期中、期末評鑑(5MB)。 參考:空間建築與環境管理 > 設施介紹
93、94學年度綠色採購年報平均達96%以上。
94年獲內政部頒發『綠建築』標章獎勵。(大愛台報導 桃園縣新聞最新 本校另存較快 圖片1 圖片2 圖片1 民眾日報)
校地合理利用,透水面積及綠地達53%。
堅持永續發展教育理念:『追求建設,不忘保育』、『環境是不說話的老師』以及『沒有文化的學校,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座水泥叢林』來打造新校園。(桃園縣永續發展環境教育專輯)
國語時報專訪:九十五年三月十四日 ~ 十六日。
垃圾分類、資源回收計畫及教育訓練。
善用電腦網路系統做為校內及與家長的溝通管道,達到公開、即時、無紙化之溝通,有效節約能源、零污染。(電子化薪資條)
2006-12-13 健康飲食與防癌座談會
2006-12-14 健康促進直笛比賽
第8屆行政院服務品質獎審核視訊連線。(下左,滑鼠移過即可播放)
大愛台專訪:綠建築(大愛台 網頁另存)
永續校園全球資訊網
台灣綠色學校
桃園縣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網
楊心國小綠色校園申請計畫
永續校園系列報導之十四
校舍配合雨水回收資源再利用,水龍頭裝設省水裝置(圖片1、圖片2),節省能源。
採用省能燈具,實施節能及源頭減廢。( 圖片1 圖片2 )
利用回收風扇裝置河岸邊『通學步道』,輔以小河、白鷺鷥、插秧等兒童詩的展示,詩文內容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。(圖片1 圖片2 圖片3 )
槓桿原理設計的司令台( 圖片1 圖片2 ),兼具美觀及教學功能,並與校舍建築理念契合。
標示抿石子、洗石子、斬石子及磨石子等施工法,利用校舍做為教學教材。(建材多樣性)
依據校園綠地計畫,進行樹口普查,種植台灣原生種植栽2000多棵,淨化空氣品質。
規劃聆風步道、蕨類步道、瓜棚教室(蔓性植物)、沙漠植物區等學習步道,方便社區人士及學童親近大自然。(學習步道)
校內設置生態池、教學農園、河川教學木碼頭、水鳥觀測站等環境教育設施。(詳設施介紹)
校園鋪設不同花樣和材質之透水舖面,以涵養地表水分及減少逕流量。
從節省經費及源頭減廢觀點,在校園設置不同形式的簡便落葉回收區。
設置『竹節蟲的家』、『雞兔園』等,推展生命教育。
設置校園導覽牌樓 (生態環境 人文環境),讓參觀人士了解各種生態設施的意義。
每學期辦理,消防安檢及偶發事件教育訓練,確保安全的生活。
每兩個星期實施校園器材維護檢核,以及不定期維護建物安全。
利用河中石頭做成校樹牌,水黃皮果實做成教師識別證。撿拾漂流木做成「樹的原住民區」圍籬。
建立節約資源與能源、健康、安全、零污染的校園環境 (相關照片)
綜合介紹投影片:人文校園、生態校園、科技校園
回頁首